做人也是如此: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会沦为庸俗,为了彰显个性而特立独行也好不到哪去。— 林语堂 《林语堂散文》

生年不满百,安能为他人拭涕,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一个层次,才不会为近期的忧郁而伤怀,而总是纠结其中不能释怀,还是那句话说得很好,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无须去纠结其中的对错,因为是没有对错的。— 林语堂 《未知》

发扬过去而绘画未来是容易的,检阅现在而冀获未来之光明与了解是困难的,因为在光荣的过去与可能的未来,二者之间,横亘着一个山谷,你要跨过它,必先下降然后上升。— 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

悠闲的生活始终需要一个怡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 林语堂 《未知》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 林语堂 《未知》

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爱,并且通情达理的人,而我只是努力去接近于此罢了。— 林语堂 《未知》

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林语堂 《人生不过如此》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和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林语堂 《人生不过如此》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在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经发霉,志向也已染了痨瘵,流水已充塞毒热的微菌,柳絮也传布脑膜炎的小机体。— 林语堂 《萨天师与东方朔》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林语堂 《苏东坡传》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林语堂 《未知》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林语堂 《未知》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林语堂 《未知》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林语堂 《未知》

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林语堂 《苏东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