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界,如果你身上散发着腐败的味道,那么很快,很快,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扑倒在地,同伴四散奔逃,甚至顾不上看你一眼。— 柴静 《看见》

曾国藩说的对,世间事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我问一个哈佛的老教授,社会上这么多问题,改起来有很多惰性,怎么改?他说,让问题浮出水面,让他“不得不”改变。— 柴静 《看见》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霍尔姆斯说:“法律不是一个道德或是伦理问题,它的作用是制定规则,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告诉他们,在规则遭到破坏时,他们可以预期到会得到什么结果,— 柴静 《看见》

“你不可能是个好新闻人,”有同行直言不讳地对我说,“什么是?”,“爱打听,好传播,”,是,我本性不是,我每天四处打电话争取采访机会,做了很多独家的选题,但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领导和同事接受我,让这件事成为第二天的媒体头条,我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和被表扬,可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儿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 柴静 《看见》

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传统的家族、集体断了,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空虚只会导致消费和破坏,只有当人们能感到创建自己世界的满足,不会与别人去比较,不会因为钱,因为外界的压力感到被抛弃,这才是真正的归属。— 柴静 《看见》

(郝劲松)“现在华南虎时间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照片的真假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诚信,社会道德底线的问题,我们说一个不关注真相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追求真相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堕落的社会,”,(柴)”为什么我们一定需要一个真相呢?“,(郝)”真相是一个民族发展最基础的东西,即便将来你查到有华南虎,这个照片真假你仍然不能绕过,因为这是民意的要求,“— 柴静 《看见》

从没人跟孩子们谈起父亲,被母亲杀死的父亲,我问孩子:“有想过他吗?”“有,”“想念什么呢?”“他笑的时候……他给你一个微笑的时候,简直就把世界都给了你的那种感觉,— 柴静 《看见》

他(卢安克)说很多人都试图帮助他,“城市人好像不太愿意承受各种事实,就想出各种改变事实的手段,但我都不愿意走那种非常规渠道,因为这样的渠道和手段才让我的社会变得不公平,”,……,日后我看到卢安克在博客里写:“现代社会人的追求就是想要有保障,对一切的保障,如果出现任何意外,人们马上就要找一个负责人,让上级负责任,上级就很紧张,怕出事,所以要管好一切,不容许任何意外发生,反过来说,我们为什么要提那么多要求?偏偏这些要求给我们带来的是不自由,— 柴静 《看见》

那位朋友看到的节目中,我采访的官员批评上级政府财政决策失误,说了四十五分钟,很坦率,采访完我问他:“你这个性怎么生存?”,他说:“官僚系统是个复合机构,只有一种人就玩不下去了,”,“那你靠什么直言不讳还能让人接受?”,他说:“准确,”,我想起问过Ann,如果你认为安娜的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方式,那什么是?,Ann说:“Doing the right thing is the best defence 。\——准确是最好的防御。— 柴静 《看见》

卢安克刚来板烈村的时候,村里人认为他是特务,有的拉他去政府跑项目,有的偷走了他的钱和手电,他什么反应都没有,“这样我就变成了一个没用的人,”他说,“这样我就自由了,— 柴静 《看见》

“你有什么心里话跟谁说?”,“不说,”,“那你碰到难受的事怎么办?”,“忍着,— 柴静 《看见》

我的医生朋友小心翼翼地跟我谈:“这期节目(双城小学生连环自杀事件)很好……”,“你直接说‘但是’吧,”,他笑:“你是文学青年,还是记者在发问?”,“有什么区别吗?”,“像我们在急诊室,实习的医生都很同情受伤的人,会陪着他们难受,但是如果一个医生只是握着病人的胳膊,泪水涟涟,这帮不了他们,冷静询问才能求解,— 柴静 《看见》

有位观众曾经在博客了批评过我:“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老师做节目、写博客时,尝试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着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因为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柴静 《看见》

我制动自己身上已经散发失败者的味儿,再这样下去谁都能问出来了————在动物界,你知道,只要你散发出那样的气味,几乎就意味着没有指望了,很快,很快,你就会被盯上,毫不留情地被扑倒在地,同伴会四奔逃散,甚至顾不上看你一眼。— 柴静 《看见》

天地不仁,宇宙洪荒,人的存在犹如电光石火,而当语言和文字缓缓铺展,人间世中,就亮起一盏亘古不灭的灯火。— 柴静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新闻调查”的同事小庄有句话:“电视节目习惯吧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柴静 《看见》

小时候后看《少林寺》,真讨厌老方丈,他问李连杰:“戒淫欲,汝今能持否?”,小李偷偷看眼手掌里定情的信物,眉尖耸动,姑娘在门后看着呢,眼波像水,老和尚没完没了:“能持否?”,“……能持,”,姑娘一扭头走了,挺荡漾的心,你让人家持什么持啊你说。— 柴静 《看见》

当饥渴都解决不了,又谈何精神上的诗意?归根结底,没有一个宽容的制度可以海纳五光十色的生存状态,让人自由地爱吧,愈自由愈纯洁。— 柴静 《看见》

《金刚经》里有一句注解”念起即觉,觉已不随“,人是不能清空自己的情绪判断的,但要有个戒备,念头起来要能觉察,觉察之后你就不会跟随它。— 柴静 《看见》

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柴静 《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