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只有按照别人的选择才能幸福,他是理应感到不幸的,因为,他怎么能担保他的强有力邻人在对于选择的判断将会与他自己的判断相一致呢。— 康德 《实用人类学》

纯粹知性概念永远不能有先验的应用,而是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有经验性的应用,纯粹知性的原理只有在与一种可能经验的关系中才能与感官的对象相关,但绝不能与一般而言的物(不考虑我们能够直观它们的方式)相关。—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只有当两个人将自己完全交给对方,而不是仅仅将自己性能力的使用交给对方时,性行为才不是对象化的,只有当伴侣双方互相分享他们“无论好坏以及各方面的人、身体和灵魂”时,他们的性行为才能导致“一种人与人的联合。— 康德 《未知》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头顶的星空,另一个是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康德 《未知》

一切显象中,持久的东西都是对象本身,也就是说,是实体,而一切变易或者能够变易的东西,都仅仅属于这一实体。—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越是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我们在自己里面有我们也能够意识到的表象,但这种意识无论涉及范围多么广大,多么精确或者准确,却毕竟依然只不过是些表象,也就是说,是我们心灵在这种或者那种时间关系中的内在规定。—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并不因此就是从经验中发源的经验知识,是我们所接受的印象和我们固有认识能力的一个复合物, 先天的知识:不依赖于经验的,完全不依赖于经验的,即所谓“纯粹的”, 之前的形而上学多是独断论,无中生有的,康德的目的在于厘清理性的范围、规则、界限,使形而上学走上一条靠谱的道路,胡塞尔的现象学是更进一步的推进吧?—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时间的无限性无非意味着:时间一切确定的长短都惟有通过对惟一的作为基础的一个时间的限制才是可能的,因此,时间这一源始的表象必须不受限制地被给予。—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这是无可置疑的;因为认识能力受到激发而行动,如果这不是由于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方面由自己造成表象,另一方面使我们的知性行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联结起来或者分离开来,并这样把感性印象的原始材料加工成叫做经验的对象的知识,那又是由于什么呢?因此在时间上,我们没有任何知识先行于经验,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理性的批判最终必然导致科学,与此相反,理性不经批判的独断应用则会导向无根据的、人们可以用同样明显的截然相反的主张与之对立的主张,从而导致怀疑论。—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当道德惩罚不再有效时,人们才付诸身体性惩罚,但是良好的品格却不可能通过它来造就,— 康德 《未知》

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康德 《未知》

美最忌讳的是使人反感,而和崇高相去甚远的是令人失笑,因此男人最痛苦的是你说他无能,女人最讨厌你说她丑陋。— 康德 《美与崇高的论述》

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康德 《未知》

在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我一想起来便心生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未知》

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为一种道德的性质成为搬运率直之心的物质。— 康德 《未知》

有两样东西,对它们的盯凝愈深沉,在我心里唤起的敬畏与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未知》

如果竭尽自己最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